時事政治
首頁
作者簡介
座右銘
專著
譯著 1
譯著 2
書序目錄
推薦序
內省修身
高山仰止
由衷緬懷
宗教信仰
環境保護
動物保護
鑒古知今
時事政治
先見之明
書信選集
遊記見聞
詩詞歌賦
綜合/其他
有感而發 1
有感而發 2
有感而發 3
先秦智慧語錄
老生常談
攝影-風景
攝影-動植物
攝影-人物
新聞點評
所見略同
人物介紹
哲人雋語
謬論解析
重溫舊夢
現代啟示錄
名詞正解
特別精選
誠懇徵答
佳文共賞
中國崛起的四大外因 - APEC峰會有感 (三之四)
Posted by Yabo Soong on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14
*
四大關鍵外因
*
但儘管如此,
中國的崛起也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在
中國本身因抗拒民主而分崩離析
,或因
恣意外侵而撞到鐵板
以前,也許,我們還是有必要
回顧一下中國在這短短二三十年時間裡迅速壯大
的主因。鑑往知來,
或可為將來的不幸,預作防範
。
事實上,如果不健忘的話,我們會發現,
中國自毛澤東竊國殘民以逞死人千萬
之後,之所以還會崛起,其中
有幾大外在因素,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
第一大關鍵是,
1971
年,自信滿滿的
美國總統尼克森為了對抗前蘇聯
,
不惜飲鴆止渴地拉攏中國
,
讓中國進入聯合國
。
當其時也,台灣的
蔣介石還為了莫名其妙的
大一統觀念所衍生出的
“
漢賊不兩立
”
邏輯
,拒絕接受
改換國名留在聯合國的建議
,而
被羞辱地趕出聯合國
。
此舉不但
給中國在西太平洋海域創造了一個潛在的巨大迴旋空間
;也
為台灣同胞的福祉
,
投下迄今無法消散的陰影
。另方面,這麼一來,
毛澤東式共產黨靠殺人盈野所建立起來的野蠻政權
,也因此
得到國際上的正式承認
。
接下來的骨牌效應是
-
日中建交
。而
日本基於二次大戰期間侵華的歉意
,
抱著化解舊怨的心態
,建交後
給中國提供了長達數十年的大量無息貸款
,幫助
改善中國許多基礎設施
,並
轉移不少民生物品的製造技術
。
第二大關鍵是,
1979
年,美國和中國正式建交
。當年的
秘密檔案如今已陸續解禁
,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當年
表面上雖口口聲聲要打倒美帝國主義
,
要埋葬美帝國主義
,但
骨子裡真正急於想和美國建交的
,其實是因為
一再惡搞加上文革而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毛澤東一方
,是中國一方。
很顯然,
美國可說在這件事上,上了大當
。
從此,
美國的門戶向中國敞開
。而作為
全球最大民生消費品市場的美國
,也
自然成了間接拉動中國經濟的火車頭
。(三之四)
http://www.peoplenews.tw/news/765e294c-e0da-4105-9ea2-5171ca86a14c
Next post:
中國崛起的...
Previous post:
中國崛起的...
« Back to posts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roll
平心静氣反思中國文化傳统
宋亞伯臉書網站 facebook
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華盛頓郵報 (The Washington Post)
彭明敏臉書網站
李筱峰個人網站
Recent Posts
「三不政策」與「九二共識」
中國崛起的四大外因 - APEC峰會有感...
中國崛起的四大外因 - APEC峰會有感...
中國崛起的四大外因 - APEC峰會有感...
中國崛起的四大外因 - APEC峰會有感...
連勝文與柯文哲電視辯論有感
幡然醒悟 為時未晚
台北市民當不會做出後悔莫及的選擇
“台灣加香港也難改變大陸的事”...
“台灣加香港也難改變大陸的事”...
不是外侵 就是內亂
中國人民也需自救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問題不在儒家 –...
強國的定義 - FIFA 有感
遷怒是最舒服的藉口
這才是“排華”主因
這不是一個提倡民族主義的時代
馬英九與蔣介石 -...
除了服貿 還有文化
台灣不應妄自菲薄
橋歸橋,路歸路 -...
從民族根性看釣魚台問題
我們的知識階層
敬告 “不惜一戰” 的保釣人士:
死結打得更死
忘恩負義 得不償失
台灣好
母親與戰爭
亦喜亦憂看神六
言論自由與標新立異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文明的單向道 - 9/11事件所帶來的省思
再也無法獨享的世界 -...
平心論以巴之爭 - 9/11事件周年感
現代文明的終結?
斯之謂 [民運] 人士?
有感於二戰紀念碑
能進能退方為大智大勇 -...
有感於諾貝爾和平獎
Blog Archive
January 2015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January 2014
November 2013
November 2012
October 2012
September 2012
February 2012
October 2011
September 2011
Subscribe to this blog
Tweet
歡迎指教
姓名
電子郵箱
電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