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一艘德國新型艦艇)

英媒:全歐洲都在幫中國發展軍備 武器禁運沒用
20131223日中國日報)

  (倫敦二十一日電)路透社1219日報道,原題:中國利用美國重要盟友的技術升級艦船,若人民解放軍明天就迎來戰爭,其武器庫中將充滿來自德法英等美國最緊密盟友的硬傢伙

  中國多數先進的水面艦船都是由德法設計的發動機驅動。中國驅逐艦配有法國聲吶、反潛直升機和地對空導彈。水面上空,英國戰鬥機發動機為解放軍空軍的轟炸機和反艦殲擊機提供了動力。中國最新式的偵察機搭載了英國空中預警雷達。中國性能最優越的攻擊直升機也依賴於歐洲公司設計

  但中國的歐洲採購狂潮中最具戰略意義的項目在水下。效仿上世紀快速崛起的大國,中國正在打造強大的潛艇部隊,其核心是德國公司設計的最新型柴油發動機。隨著北京在周邊海域展示肌肉,柴電潛艇或將成為針對美日的最大威脅-而這一致命能力的建設卻是以北約核心成員國德國的強大發動機技術為基礎的。

  俄羅斯仍是中國最重要的武器和技術來源,但歐洲的軍事硬件和技術為中國填補了重要缺口。事情本不該如此。歐盟自1989年開始對華實施武器禁運,但該政策並未得到嚴格執行。武器及軍民兩用技術源源不斷地從美國的歐洲盟友手中轉移到中國。

  歐洲政府批准對華出口飛機、艦船、成像設備、坦克、化學制劑和彈藥。歐盟發言人表示,武器禁運並不包括軍民兩用產品,各成員國可自行掌握此類產品的出口管控。批評人士稱,這表明歐洲組織架構的鬆散。

  在可預見的未來,歐洲的超音速戰機德國潛艇或西班牙運輸機等產品仍不會賣給中國。但同時,歐洲發現武器零件貿易有利可圖,尤其是不受禁運政策影響的軍民兩用產品。專家認為,對解放軍而言,軍民兩用產品的重要性要大於歐洲交付的武器系統

  地理因素也是原因之一。歐洲和亞洲之間的地理距離意味著,在歐洲眼中,中國更像是機會,而非威脅。中國國防部則表示,外界誇大了解放軍對外國武器技術的依賴:中國根據國際慣例,在武器研發領域與別國交流合作。一些人卻將正常商業合作政治化。

*******
(點評): 這種華而不實,能算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