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買買買買 - 消費主義所帶來的危機
November 16, 2011
轉眼﹐每年的聖誕新年乃至農曆春節又都過去了﹐在這後九一一時代﹐人們除了慶幸恐怖主義的烈火沒有燒到自己頭上外﹐會不會也發現﹐到處人潮洶湧的購物狂潮也把自己搞得暈頭轉向﹖
本來﹐聖誕節的意義是宗教性的﹐是神聖的﹐但是曾幾何時﹐莫說在非基督教國家聖誕節成了狂歡日﹐就算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聖誕節也成了人們瘋狂採購的最佳時機。 在廠商們挖空心思排山倒海的廣告慫恿下﹐人們的購買慾被挑動的無以復加。 一言以敝之﹐人類內心潛在的貪婪﹐已被這消費主義的新潮流﹐套句時髦的話﹐HIGH到最高點﹗
事實上﹐莫說聖誕新年了﹐就算在其他日子﹐那些以促銷為職志的廠家﹐哪一天沒有折扣﹖ 那些已身不由己的研發專家﹐哪一分一秒不在絞盡腦汁推陳出新只求刺激人們消費﹖過去沒有的﹐要買﹔過去有的﹐也要買。 有必要的﹐要買﹔沒必要的﹐也要買。 反正是﹐買買買買買買買。 購買 - SHOPPING﹐在現今人類社會經濟普遍改善的情況下﹐不但成了無數人的最大樂趣﹐甚至成了無數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
在過去﹐就拿美國來說吧﹐星期天安息日上午還做生意的商家屈指可數﹐而現在﹐莫說一般商店了﹐就連許多大型聯鎖百貨公司也都在星期天一大早開門。 有些商店甚至一年開張三百六十五天﹗
的確﹐賺錢花錢﹐又不偷不搶不騙﹐本就是正當經濟行為的一部分﹐有何不可﹖有什麼不對﹖有什麼好非議的﹖但問題是﹐在如此越來越龐大的人群越來越龐大的購買下﹐將需要耗費多少地球資源﹖將產生多少廢棄物﹖將造成多少環境污染﹖我們這個人口越來越多而相對面積越來越小的地球﹐承受得住嗎﹖
美國史學家克勞斯指出﹐在20世紀的意識形態之爭裡﹐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乃至資本主義和民主觀念﹐其實在消費主義面前都是失敗者。 消費主義才是最大的贏家。 消費主義顯然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全人類最普遍的意識形態﹗
而就在最近﹐環境和社會政策研究机构[世界觀察研究所]在其[2004年世界狀況]報告裡也指出﹕過去幾十年里﹐人類的消費以驚人的重力加速度增長。 例如﹐過去半世紀以來﹐發達國家和部份開發中國家的淡水使用量增加了三倍﹐石化燃料的使用量增加了五倍。 這种消費不僅開始損害到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體系﹐而且開始倒過來損害我們的生活品質﹐使世界上仍然存在的億萬貧困人口更難于滿足基本需求。
[世界觀察研究所]的報告說﹐從1960年到2000年的四十年間﹐全球的家庭消費增加了四倍﹐達到20兆美元﹐增長速度遠超過人口增加的速度。 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在一般人基本需求早就得到滿足的發達國家﹐消費水平也照樣大幅度上升。 報告說﹐目前美國新建民宅比1975年時新建民宅平均大百分之四十﹐但是每棟房子里居住的人卻更少。 2003年﹐美國的汽車數量更頭一次超過合法駕駛人數。 凡此種種﹐沒有一樣不和進一步擴大能源消費﹐沒有一樣不和進一步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沒有一樣不和進一步惡化地球溫室效應有關﹗
這是美國。 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消費也令人咋舌。 根据[世界觀察研究所]統計﹐現在全球已經有17億人進入消費層﹐而這些消費者幾乎毫無例外地向過去發達國家的消費模式看齊。 例如﹐中國的消費階層人數已達兩億四千万﹐雖只佔中國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已和美國的消費人數相當。 印度的消費階層人數已達一億兩千万﹐雖只佔印度人口的六分之一﹐但已和日本的消費人數相當。
換言之﹐由于貿易全球化的影響﹐世界上的富裕人口越來越多﹐如果這種節節上升的消費慾望和習性再不加以節制﹐以地球有限的資源﹐消費主義終將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災難﹐不言而喻。
不容否認﹐資本主義的確曾有效激發了人們創造力﹐促進了生產力﹐提高了我們生活上的--適。 但是物極必反﹐由資本主義所衍生出的消費主義﹐是不是過猶不及了﹖消費主義愈演愈烈的結果會不會倒過來反噬我們整個人類﹐最終造成無以彌補的浩劫﹖
就如侵害人體的疾病一樣﹐有急症顯症﹐也有暗疾或慢性病。 在現今這個時代﹐恐怖主義會不會就像是一種急症顯症﹐而消費主義恰像是暗疾或慢性病呢﹖
在我們大張旗鼓全力防範恐怖主義之際﹐對那無聲無息悄悄侵蝕我們人類心靈道德﹐對那無聲無息悄悄侵蝕我們生活環境﹐對那無聲無息悄悄摧毀我們地球有限資源的消費主義慢性病﹐也許更加不可掉以輕心吧﹗ (2004年2月)
Posted by Yabo So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