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首頁
最新台海局勢
分享趣聞
作者簡介
座右銘
專著
譯著
內省修身
緬懷先哲
環境保護
動物保護
秦始皇
先見之明
遊記見聞
有感而發 1
有感而發 2
有感而發 3
老生常談
新聞點評
所見略同
哲人雋語
謬論解析
誠懇徵答
佳文共賞
攝影分享 - 風景
攝影分享 - 動植物
攝影分享 - 人物
為什麼要以秦始皇作為切割點? (中)
Posted by Yabo Soong on Sunday, June 1, 2014
讀者:
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否可以考慮
不要用年代橫切而是縱切
,汰粕存精,更精工細緻點,會更具說服力,我覺得接受度會比較高。
作者:
你所說
“
不要用年代橫切而是縱切,汰粕存精,更精工細緻點,會更具說服力
”
,很有道理。事實上
已有不少前人嘗試這麼做
,其中
最著名而且成果最豐碩的
,
當屬梁啟超,胡適,和柏楊
。尤其
柏楊的
“
中國人史綱
”
和
“
柏楊版資治通鑑
”
,更是堪稱個中翹楚。
但問題是,首先,他們的
這些偉大巨著究竟發揮了多少作用
?能像日本那樣,
在我們的知識階層裡形成共識
嗎?
一百五十年來,
從自強運動,變法維新,國民革命,五四運動,國共內戰,建立新中國,以迄於今,包括台灣
,
始終都無法形成共識
。請問,
再給個一百五十年能辦得到嗎
?
事實上,
“
脫亞入歐
”
這個簡單概念
,
不只是日本,連韓國也在奉行
。很顯然,
問題端在民族性罷了
。
別看
韓國人表面上似乎痛恨日本
,其實在骨子裡,卻
一五一十照搬照抄日本的富強之道
,尤其
奉行明治維新標舉的
“
脫亞入歐
”
論
,有時甚至
比日本做得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
舉個例子來說,
日本雖然奉行
“
脫亞入歐
”
這一宗旨
,但在宗教上,
日本因為有其自古相傳的
“
神道
-
天皇
”
這一精神信仰
,外加
儒學佛學作為倫理補充
,因此,
日本在宗教上的需求可說是自給自足的
。
韓國不然。
韓國在宗教這一領域
,
靠得是中國傳統的祖先崇拜
和
儒學以及後來的佛學
。但是,祖先崇拜也好,儒學也好,佛教也罷,
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宗教
,對
韓國想進化到真正的現代化國家
,並
無法起到安定社會的作用
。因此,
個性強悍劍及履及的韓國知識階層
,就
很乾脆地引進西方基督教作為取代
。
現在,據十年前統計,
韓國的基督徒
(包括天主教和基督新教),
已經成為韓國的最主要宗教
,佔韓國人口的百分之三十,
傳統的佛教早已淪為少數
(百分之二十二)。
換句話說,
好的觀點理論絕不會複雜的跟天書一樣
,要
辯論個一百五十年還不夠
,還要再
繼續辯論下去,沒完沒了
。
真正重要的在於實踐
。然而,
我們的知識份子除了好耍嘴皮子
,
何年何月才能夠在這上面達成共識,起而行
?(中)
Next post:
為什麼要以...
Previous post:
為什麼要以...
« Back to posts